中文 English

中文

English

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日期:2024-12-10 09:22:07     来源:扑克王app官网下载

  

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固液混合生产活动中固体粉料的常用加入方法有人工投料、机械投料、真空上料和固液虹吸混合泵上料。其中人工投料和机械投料等方法不能控制粉体的扬尘问题,会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生产效率慢,产量低。现有的真空上料技术采用真空吸料到搅拌釜上方,再由重力加入搅拌釜,为了控制釜外扬尘问题,真空吸料需要加入过滤装置来截留粉尘,然而过滤装置目数越高就越容易堵塞,即便加入反吹去堵功能,在实际使用中的上料效率和扬尘控制仍不能兼得。因此传统的真空上料混合装置还是不能有效控制扬尘的问题,不能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3、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入粉模组和搅拌模组,所述罐体为密闭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用于装载固体和液体,所述搅拌装置与罐体连接并用于对混合腔内物料进行搅拌操作,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真空口,所述入粉模组安装在罐体上,所述入粉模组的一端位于罐体外用于吸取固体待混合物,所述入粉模组的另一端伸入罐体并位于液面下方。

  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模组包括搅拌驱动件和搅拌杆,所述搅拌驱动件安装在罐体上端,所述搅拌驱动件与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伸入至混合腔内的液面下方。

  5、进一步的,所述入粉模组伸入液面的开口端在竖直方向上与混合腔底部的距离不低于20mm。

  6、进一步的,所述入粉模组伸入液面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与混合腔底部的距离为50mm。

  9、进一步的,所述入粉模组包括第一吸粉管和第二吸粉管,所述第一吸粉管安装在罐体上用于吸取固体待混合物,所述第二吸粉管与第一吸粉管相连通且第二吸粉管的出料端伸入至液面下方。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粉管安装在罐体外,所述第二吸粉管安装在混合腔内并与第一吸粉管在罐体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吸粉管的下端位于液面下方。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粉管安装在罐体外,所述第二吸粉管安装在混合腔内并与第一吸粉管在罐体侧壁上相连通,所述第二吸粉管的下端位于液面下方。

  12、进一步的,所述入粉模组固定安装在罐体侧端,所述入粉模组的一端伸入至混合腔内并位于液面下端。

  13、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腔内线、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固体待混合物的出料位置设置在液面下,并通过对入粉模组的出粉端位置做限制,通过在真空度和搅拌模组的协同作用下能真正的完成无尘混合,不仅能使固体全部进行相对有效、均匀的混合,还能有很大成效避免扬尘现象发生。

  1.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罐体、入粉模组和搅拌模组,所述罐体为密闭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用于装载固体和液体,所述搅拌装置与罐体连接并用于对混合腔内物料进行搅拌操作,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真空口,所述入粉模组安装在罐体上,所述入粉模组的一端位于罐体外用于吸取固体待混合物,所述入粉模组的另一端伸入罐体并位于液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模组包括搅拌驱动件和搅拌杆,所述搅拌驱动件安装在罐体上端,所述搅拌驱动件与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伸入至混合腔内的液面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粉模组伸入液面的开口端在竖直方向上与混合腔底部的距离不低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粉模组伸入液面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与混合腔底部的距离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粉模组位于罐体外侧一端的直径不大于7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粉模组位于罐体外侧一端的直径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粉模组包括第一吸粉管和第二吸粉管,所述第一吸粉管安装在罐体上用于吸取固体待混合物,所述第二吸粉管与第一吸粉管相连通且第二吸粉管的出料端伸入至液面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吸粉管安装在罐体外,所述第二吸粉管安装在混合腔内并与第一吸粉管在罐体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吸粉管的下端位于液面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吸粉管安装在罐体外,所述第二吸粉管安装在混合腔内并与第一吸粉管在罐体侧壁上相连通,所述第二吸粉管的下端位于液面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粉模组固定安装在罐体外侧端,所述入粉模组的一端伸入至混合腔内并位于液面下端。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腔内线mpa。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尘上料的固液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入粉模组和搅拌模组,所述罐体为密闭罐体,所述搅拌装置与罐体连接并用于对混合腔内物料进行搅拌操作,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真空口,所述入粉模组安装在罐体上,所述入粉模组的一端位于罐体外用于吸取固体待混合物,所述入粉模组的另一端伸入罐体并位于液面下方。本发明通过将固体待混合物的出料位置设置在液面下,并通过对入粉模组的出粉端位置做限制,通过在真空度和搅拌模组的协同作用下能真正的完成无尘混合,不仅能使固体全部进行相对有效、均匀的混合,还能有很大成效避免扬尘现象发生。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官方微信

扑克王app官网下载 | 京ICP备17047215号-1